by Rosa刘
前两天我和朋友聊天,
她说:我发现我已经不再可以逛快时尚的牌子了。
“它们清仓起来比青菜还要便宜。”
曾经我和她一样,我们在淘宝叱咤风云,没有我们淘不到的衣服。但是就像是短暂相爱的荷尔蒙,那些衣服,扔掉不心痛,但是绝对不会再穿第二次,(其实也穿不了第二次)。
不是我有钱,而是这种低质感换衣游戏我已经真的不想玩了。
我的衣柜里现在堆满了一堆我可以拿来当睡衣和下楼遛狗的衣服。它们很皱,变形,而且没有办法再出门社交,后来我把它们改造,变成了我的猫垫子,对象的手提包,狗狗的枕头。
它们像山一般堆积在我的衣橱,
我恨不得全部都扔了。
我捐掉?
可是山区小朋友会穿我的露肩抹胸或者是吊带v领包臀连身裙吗??
---Absolutely NO
那天我去见客户,客户问我,
你怎么不穿你自己设计的衣服,我说:
“舍不得。”
当我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我觉得我一点也不像一个设计师。
有时候真的商业是一种很矛盾的东西,
【反正他很便宜】是一种变态的逻辑。
我们很弱智的算一下,非常不负责任的,不计较什么行业发展必须之类的情况地计算一下:
10000件西装的工艺费是50/件。
一件衣服零售我算149(肯定是普通化纤料),
一共是1490000元,
毋庸置疑,这10000件西装10%可能被正常零售,
40-60%被清仓(标价低于或等于50),
轻仓折损后被当作废料处理或者抛弃或者捐赠。
它是很便宜,样子也还过得去,
穿一会,丢了特不心疼。
可是它真tm浪费,洗了还变形,撞衫路人123,
太多太多......在赚到了钱的同时留下了更多垃圾(比如我多年累积下来的“大山”)而后逼得设计师们也没有什么理想,为了市场不停的仿制,再仿制。
他们出来也没有太多存活的资本,更可能存活还需要效仿老东家。
我也曾是这万千推波助澜的一个。
现在我一点也不感到骄傲。
只有真正物超所值我才会说出口。
价值在那里,你三思而后行的东西,
你就不会弃若鸡肋。
和恋爱一样的原理,
不计代价的“试错成本”,是市场的情况吗?
其实我也不知道。
我也想买到物美价廉的产品,我希望它们便宜,
但我知道这永远没有办法平衡,所有利民的东西都会有所损耗,而且永远没有办法有节制。
虽然现实如此残酷。
但是我依旧讨厌别人说:你的东西比别人的贵。
我觉得买卖双方是平等关系,没有谁是上帝,只有相互的尊重,我尊重你的品味,你尊重我的设计。
如果你买奢侈品或者仿奢侈品的时候都不嫌贵,
那说明一个问题,你不认可和你有谈资的设计师的价值,你有很多的选择,我会支持你。
但是你再度想要购买产品的时候,
更是一分也不会为你打折。
再次,
如果每一个人都想购买到心中的产品,那就让自己变得拥有更强的购买能力,
而不是屈服于目前的购买能力。
要变的更好,也依然懂得精打细算,才是生活得有模有样。